发布日期:2025-07-02 23:12 点击次数:96
洛阳,这座有着超过5000年文明史、4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,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,它既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炒股配资,又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。
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洛阳是一个历经风雨依旧熠熠生辉的名字。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宫城的中轴线,见证了北魏百万人口的繁荣市井。从秦砖汉瓦的历史遗迹,到牡丹花海的盛唐气象,洛阳不仅解答了何为中国,也描绘出了一幅古今交织的历史画卷。
6月21日晚8点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(CCTV-1)将推出大型季播节目《城市风华录》洛阳篇。总台主持人尼格买提、张舒越,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孟庆延以及青年演员宋轶组成的“风华团”,将从“文旅新玩法”、“牡丹新产业”、“生活新潮流”、“工业新智慧”、“城市新动力”等多个角度,探索洛阳在新时代的面貌,展示这座千年古都如何通过历史、时代与未来的交汇,书写现代文明与创新的双重篇章。
### 牡丹花会宴:古都洛阳的新“City玩法”
展开剩余79%对于当下的洛阳,游客来到这里,最IN的玩法便是穿汉服、赏牡丹、参与飞花令和欣赏舞蹈。在应天门遗址区,\"风华团\"体验了别开生面的“剧情游”新方式,他们身着汉服,参加了一场盛大的“牡丹花会宴”,与历史名人如太平公主、狄仁杰、梁王等擦肩而过,仿佛穿越千年。 “唐朝的妆容真美!”“洛阳与汉服简直天作之合!”这些感叹声背后,是洛阳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焕发出的新活力。
近年来,洛阳的文旅产业借助“创新创意、沉浸体验、年轻化消费与移动传播”等元素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通过提供“汉服穿搭、妆容打理和摄影出片”的一站式服务,让游客能深度沉浸于洛阳的魅力之中。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,更多年轻人纷纷涌入洛阳就业,尤其是摄影师、化妆师等职业,已从兼职发展为全职专业。到2024年下半年,洛阳已完成超过3万人次的化妆、摄像、剪辑等职业技能培训,打造出一批行业新人才。
### 洛阳牡丹:国色天香,成就“美丽事业”
洛阳的另一张响亮名片便是盛开的牡丹。作为“花中之王”,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,并且在北宋时期就已经荣获了“甲天下”的美誉。如今,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培育,洛阳牡丹的花期不仅从“十日开”延长至“月月开”,更借助太空育种技术开辟了培育的新路径。此外,牡丹花茶、牡丹文创、牡丹糕点以及牡丹美妆等产业也随之兴起,使得“风华团”对洛阳的惊叹之情愈加浓烈,“赴一场牡丹花会”成为游客来到洛阳的必打卡项目。
牡丹不仅是洛阳的城市象征,它还为许多人带来了“美丽事业”,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发展。
### “中”:洛阳城的文化密码
“中”,这是河南方言中常用的词汇,既有“可以”“合适”的意思,也带有“天下之中”这一文明隐喻。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,实际上与洛阳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。在古时,河南被称为“中原”或“中州”,而洛阳的二里头遗址更是印证了“中国”这一概念的发源地。洛阳自古便是“天下之中”,这一文化底蕴深深镶嵌在洛阳城的每一块砖瓦中。
### 洛阳的古都基因:从二里头遗址到五都荟洛
洛阳,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,拥有众多历史遗址和考古发现,其中二里头遗址便是最为人们熟知的遗址之一。在“风华团”访问二里头遗址时,赵海涛队长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这里的考古成果。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探源地,这里有最早的宫殿建筑群、最早的中轴线布局、最早的大十字路口等众多文化标志。从这些出土的文物和古籍研究中,专家们推断出3800年前二里头人们的生活方式。今天,洛阳在不断保护和发掘这些文化遗址的同时,借助高科技手段,使得历史文化得以生动重现。
### 洛阳造:智慧农业与工业重塑
洛阳不仅是文化古都,还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硬核工业城市。作为“中原粮仓”的一部分,洛阳在农业上的创新也走在全国前列。从“东方红”拖拉机的问世,到如今的氢能无人驾驶拖拉机的诞生,洛阳的农业生产已经跨入了智能化时代。农户通过一键下单便可网约农机,借助先进的农业云管理平台,洛阳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,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此外,洛阳的工业实力同样不容小觑。LYC轴承、航天光电、中信重工等一大批行业龙头,正在为国家的重要装备制造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和服务。通过“洛阳造”不断推陈出新,洛阳已经逐步走向工业现代化,为国家的重器制造贡献力量。
### 未来的洛阳:年轻与智慧的交汇
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洛阳,每一座历史遗址、每一项现代技术,都在讲述着属于这座古都的青春故事。6月21日,《城市风华录》将带你一起打卡这座融合了古老文明与现代创新的“神都”,一起品味洛阳从古至今的风华正茂。
发布于:山东省上一篇:2023国内配资平台排行 什么是VPN许可证,VPN许可证的重要性_企业_复印件_业务
下一篇:没有了